江郎
南北朝時,有一名叫江淹的年輕人,雖然從小家裡很窮,卻非常好學,年少時就能寫得一手好文章,所以當時不但官做到光祿大夫,還在文壇上享有盛名,大家都尊稱他為「江郎」。但江淹到了晚年的時候,他的文筆變得平淡乏味,毫無特色,作詩也退步了。傳說就在他辭退宣城郡守後,某夜夢見一個美男子,自稱是東晉時的大文學家郭璞。他對江淹說:「我有一枝筆放在你那兒已經很多年,現在可以還給我了吧!」江淹往懷裡一探,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筆,便將這枝筆歸還給郭璞。從此以後,江淹便文思枯竭,作詩也寫不出好的詩句了。當時大家便傳言,年輕時才氣很高的江淹到老年退步了,就說他的文才已經用盡了。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「江郎才盡」,用來比喻才思枯竭,再也無法再創佳句的人。
以上是「江郎才盡」的典故。我有三點看法:
This post is for paying subscribers only
Already have an account? Sign in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