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bubu

你知道 Labubu 是什麼嗎?為何它會全球爆紅呢?

久聞 Labubu 的大名,這隻怪獸玩偶系列,是由設計師龍家昇所創作的人氣角色,尖牙、圓眼、大嘴,常露出瘋狂笑容,外型像怪物與動物的混合體,介於可愛與恐怖之間,並有各種造型變體,像森林系列、萬聖節版、食物系列,我最近去廣州看到的是機器人系列。

我本來不以為意,直到我常聽的 My First Million 開始討論他們,這 IP 竟創造出 4.2 億美金的銷售額,讓母公司股票直線成長,兩位主持人分析他們的成功原因如下:

  1. 「醜萌」(ugly cute):專家將 Labubu 描述為「醜萌」的外觀設計,並認為這種風格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。
  2. 盲盒銷售:Labubu 是由中國公司 PopMart 生產。PopMart 的創始人王寧十年前創立公司時,便預見「大人玩具」會成為一種趨勢。PopMart 充分利用「盲盒」這種商業模式,類似「扭蛋」的機制,製造「抽獎」的感覺,因為收集者想抽中他們想要的東西,而促成更多的消費。雖然這種機制帶有賭博性,但它針對的是成年人而非兒童,得以避免相關爭議。
  3. 名人效應與社群病毒:蕾哈娜 (Rihanna) 被拍到將 Labubu 掛在她的包包上,韓國女團 Blackpink 的成員 Lisa 在泰國 PopMart 商店未能買到 Labubu 後,反而激發了她想擁有的慾望,並開始收集。她在 Instagram 上發布了抱著 Labubu 的照片,這張照片引發了「颶風般」的熱潮。足球明星貝克漢,時尚名媛金卡戴珊也發布了自己擁有 Labubu 的照片,金卡戴珊甚至將十個 Labubu 夾在她的包包上,使其成為一種奢華配飾。
  4. 在泰國被視為好運符:在泰國,Labubu 因某些原因開始被視為潛在的「好運符」或「精神守護者」,這使得傳聞四處傳播。
  5. 「口紅效應」(Lipstick Effect):這是一種經濟理論,指人們在經濟不景氣時,會將消費從大額奢侈品轉向小額奢侈品。Labubu 最初一個盲盒售價約 20-25 美元,符合這種小額奢侈品的定位。
  6. 「大人孩童效應」(Kidult Effect):Kidult 是 Kid 和 Adult 的組合字,當成年人面臨工作壓力和全球事件 (如戰爭) 的壓力時,他們會透過收集玩具和與童年相關的物品來尋求情感慰藉。
  7. 地位象徵與奢侈品配件:Labubu 娃娃配有掛環,可以掛在包包上,使其從單純的填充玩具轉變為「奢侈品配件」和地位象徵,讓人炫富、炫流行、炫時尚。
  8. 可客製化和升級:Labubu 娃娃可以更換服裝,允許收藏者「升級」他們的娃娃。

以上全部加總起來的結合與相互強化,讓 Labubu 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現象級成功,而這樣的效應,主持人說很像查理蒙格提出的「Lollapalooza 效應」(Lollapalooza Effect)。意思是指多個因素同時的匯集,會導致一種「複合式」的強大影響力,產生巨大而且超乎預期的結果。

本集內容提及很多名詞、現象、理論,無論是不是 Labubu 爆紅的原因,都值得創業家認識並熟悉,接下來幾年 Labubu 會否持續熱賣,兩位主持人是不大看好,但我認為如果這些因素持續存在,那 Labubu 宇宙仍會持續擴張。曾經我們以為會漸漸凋零的寶可夢,也不就持續它的宇宙嗎?


Subscribe to 暢想 2025

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-only issues.
Jamie Larson
Subscribe